最新研究揭示,番茄中的茄紅素不僅是強效抗氧化劑,更能有效改善情緒低落。
一份刊登在《食物科學與營養(Food Science & Nutrition)》的新研究,研究團隊以小鼠為實驗對象,精心設計了一個「社會挫敗」的情境,以探討茄紅素對大腦神經及身體應對環境壓力的影響。
茄紅素如同大腦的「活力泉源」,促進神經再生、強化連結
他們將60隻體型較小的老鼠,與體型較大、具攻擊性的老鼠放在一起,共同生活10天,模擬社交壓力,觀察小鼠是否出現社交退縮、情緒低落等類似憂鬱症狀。
實驗組的小鼠連續2天接受每天每公斤20毫克茄紅素的餵食,對照組則維持原本的飼料。觀察兩組的變化後發現,攝取茄紅素的小鼠行為明顯改善,牠們不再躲避、逃竄或拒絕進食,轉而積極與其他小鼠互動、四處探索。
進一步分析顯示,實驗組小鼠的大腦組織中,有一種名為「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的蛋白質顯著增加。研究團隊指出,BDNF如同大腦的「肥料」,能促進神經細胞再生、強化神經連結、活化訊息傳遞,進而改善憂鬱情緒。
許多研究已證實,BDNF與記憶力、認知功能息息相關。嬰幼兒時期,大腦中的BDNF含量達到高峰,但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下降,這也增加了老年失智症、憂鬱症及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風險。
如何增加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保護神經系統的健康?立即閱讀〈醫師10年親證抗失智祕方!「2種飲食法」讓腦齡變年輕〉
人體吸收茄紅素有上限,不用吃多
值得注意的是,實驗中給予小鼠的茄紅素劑量高達每公斤20毫克,遠超過人類建議攝取量,卻未觀察到任何副作用。研究團隊認為,相較於現行治療憂鬱症藥物常見的嗜睡、頭痛、情緒波動、食慾變化等副作用,茄紅素在輔助治療憂鬱症方面展現極大潛力。
功能醫學營養師呂美寶進一步解釋,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建議成人每天每公斤攝取0.5毫克茄紅素,上限為75毫克。以60公斤成人為例,每日建議攝取量為30毫克,而一般保健建議攝取量則為每天6至15毫克。因此,實驗中小鼠使用的劑量確實很高。
然而,人體對茄紅素的吸收有其上限,研究顯示,當攝取超過60毫克時,身體便不再吸收。這或許是茄紅素較少出現副作用的原因之一,即使攝取過量,頂多也只會導致皮膚呈現暫時性的橘紅色。
有種水果內含的茄紅素是番茄的25倍,立即閱讀〈天堂果實「木虌果」 茄紅素是番茄的25倍 專家曝最營養部位〉,了解其營養價值。

煮熟番茄比新鮮番茄更好
番茄是茄紅素最豐富的來源。呂美寶指出,每100克新鮮牛番茄含有3~4毫克茄紅素,換算下來,1顆約180克的牛番茄含有5~7毫克。其他如紅肉西瓜、葡萄柚、木瓜、紅心芭樂等水果,每100克也含有1~5毫克不等的茄紅素。
「蔬果富含多種抗氧化物質和植化素,皆有助於提升BDNF水平,因此均衡攝取各類蔬果,比單一攝取高茄紅素食物更為重要,」呂美寶提醒。
此外,呂美寶也強調,烹煮後的番茄、番茄汁、番茄泥等加工品,由於加熱和濃縮作用,茄紅素的釋放量和生物利用率都會顯著提高。若搭配油脂一同烹調或食用,更能促進身體吸收。因此,番茄牛肉湯、番茄肉醬等料理,都是攝取茄紅素的優良選擇。
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有益
除了茄紅素,健康的生活習慣對於提升BDNF濃度也至關重要,積極學習、保持腦力活躍、確保充足睡眠和規律運動,以及採用地中海飲食或間歇性斷食等健康飲食模式,皆有助於促進BDNF生成。
呂美寶表示,若長期處於慢性壓力或焦慮狀態,會導致壓力荷爾蒙分泌增加,進而抑制BDNF生成。此外,睡眠不足、抽菸、飲酒以及高油、高鹽的飲食習慣,同樣會對BDNF產生負面影響。因此,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提高BDNF濃度相當有幫助,民眾應於日常生活中特別留意。
若有任何問題,歡迎來留言唷!
FB:https://www.facebook.com/ME5TW/
◆ME5實體門市◆
店家資訊:https://reurl.cc/QEqzE0
轉於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92517?from=copy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