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刺青與惡性淋巴瘤的關聯性」研究:已經刺青的人,該開始擔心了嗎?

解讀「刺青與惡性淋巴瘤的關聯性」研究:已經刺青的人,該開始擔心了嗎?

2025.01.25 文 / 吳教恩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 出處 / 癌症問康健 瀏覽數 / 1601

近期一篇關於刺青與惡性淋巴瘤(以下簡稱淋巴瘤)關聯性的討論,在網路上廣為流傳。這篇瑞典的研究報告指出,刺青可能會使淋巴瘤的發生機率增加 21%。已經刺青的人,該開始擔心了嗎?

解讀「刺青與惡性淋巴瘤的關聯性」研究:已經刺青的人,該開始擔心了嗎?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吳教恩醫師|腫瘤專科醫師隨筆

林口長庚腫瘤科主治醫師。專長肺癌、皮膚癌、胃腸道腫瘤,分享癌症領域知識,記錄形形色色癌症病患及家屬的日常生活。

前往專欄

 

什麼是淋巴瘤?

淋巴瘤是一種由淋巴系統細胞發展而來的惡性腫瘤。在台灣,淋巴瘤的年發生率約為每年 2,000 例,屬於相對少見的癌症,並未進入前十大癌症之列。然而,淋巴瘤仍是一種值得重視的疾病,其診斷與治療在臨床上具有挑戰性。

刺青與淋巴瘤的潛在機制

過去的研究推測,刺青使用的墨水中可能含有某些致癌物質,例如多環芳香烴(PAHs)或重金屬。這些物質在刺青過程中可能進入血液並被淋巴系統捕捉,導致局部發炎反應甚至致癌。然而,這些假設仍缺乏直接證據支持。【推薦閱讀:瘦瘦針、腸泌素藥物會增加胰臟癌風險嗎?從近期研究數據看端倪

 

瑞典研究的數據分析

這項瑞典研究基於該國癌症資料庫,收集了超過 1 萬人的數據,並針對其中約 5 千名完成問卷調查的參與者進行分析。研究發現:

  • 約 21%的淋巴瘤患者有刺青,而對照組中有刺青的比例為 18%。
  • 經統計校正後,刺青與淋巴瘤風險增加 21% 具有顯著相關性。

研究的臨床意義

從相對風險的角度來看,21% 的增加幅度看似顯著,但若考慮到淋巴瘤的低發病率,其實對整體風險的影響並不大。

例如,台灣每年約有 2 千例淋巴瘤患者,若因刺青而風險增加 21%,實際新增病例僅約 4 百例,對大眾健康的影響有限。

此外,研究發現刺青的大小和數量與淋巴瘤風險並無明顯關聯。若刺青墨水中的致癌物質是主要原因,理論上刺青的面積越大,風險應越高,但這一點未在研究中得到支持,反而引發對結論的質疑。【推薦閱讀:治療後沒有消除的腫瘤,靠健康飲食卻讓它消失?血腫科醫師解析「治療時間差」

 

研究的限制與潛在偏差

  • 相關性並不等於因果性:此研究屬於關聯性研究,無法證明刺青是導致淋巴瘤的直接原因。刺青人群可能具有其他未被充分校正的危險因素,例如生活習慣、飲食偏好等,這些因素也可能影響淋巴瘤的發生率。
  • 數據放大與偏倚:研究中的淋巴瘤發生率(約 25% )遠高於真實世界的年發生率(約 1/10,000 )。這可能是因選擇研究方法時引入了偏倚,導致結果無法完全代表現實。
  • 不一致的研究結果:其他研究對刺青與淋巴瘤的關聯性報告不一,部分研究認為無關,部分研究則顯示相關性。缺乏一致性的結果降低了結論的可信度。
  • 時間與劑量效應不明:如果刺青墨水中的致癌物質確實會導致癌症,應該出現與刺青面積大小或數量相關的劑量效應。但此研究未顯示這一點。此外,研究指出刺青後 2 年內風險升高,但 2 年後逐漸恢復正常,11 年後又再度上升,這種風險波動缺乏合理解釋。
 

刺青者應該擔憂嗎?

基於目前的證據,刺青與淋巴瘤之間的關聯性可能存在,但並不強烈,且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對於已刺青的人群,並不需要過度擔憂;對於尚未刺青但有此意願的人,也應適度關注相關研究,但無需過度恐慌。【推薦閱讀:治療速度快 ≠ 風險低!腫瘤醫揭露療效與併發症風險,解析安全治療原則

刺青與淋巴瘤的關聯性仍需更多研究驗證,特別是大規模、多中心、長期的隨訪研究。然而,目前的證據顯示,刺青對淋巴瘤風險的影響有限,整體上並不需要引起過度的恐慌或擔憂。作為健康管理的一部分,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定期健康檢查,是降低癌症風險的關鍵

 

還要提醒的是,雖然刺青與淋巴瘤的關聯有許多不確定因素,但刺青時仍可能因器械消毒不完全,造成經由血液所傳染之疾病,輕則皮膚炎,重則罹患愛滋病、梅毒、B型、C型肝炎等健康風險,想要刺青之前仍要慎選與三思為宜。

本文整理自《腫瘤科吳教恩醫師 YouTube-刺青會增加淋巴癌風險嗎?解析2024瑞典研究結果》,完整內容請點閱。

※加入癌症問康健官方LINE帳號,從症狀檢查、癌後治療、飲食營養、體能復健、財務規劃到身心療癒,都能找到解答:https://lin.ee/QCxb8mw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責任編輯: 梁惠明

我們的團隊由具有豐富醫學寫作經驗的記者、編輯組成,內容來自採訪諮詢資深癌症醫學和照護知識的專家與相關書籍,盡力提供正確可信的醫療健康知識。但無意取代專業醫師診斷,無法為個別讀者對內容的應用負醫療或法律責任。

 

 

若有任何問題,歡迎來留言唷!
FB:https://www.facebook.com/ME5TW/

◆ME5實體門市◆
店家資訊:https://reurl.cc/QEqzE0

轉於 https://cancer.commonhealth.com.tw/article/1475?utm_source=fb_ch&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dailypost-health-02-18-dgt&fbclid=IwY2xjawIk1I5leHRuA2FlbQIxMQABHaZdpqh9uVD2wNrsNMsEFvgXbtpCA1Zsgl1n0nWjX2Hqxsia87MkiFjwlg_aem_ktmbBXwposihnjzuVqu74g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