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脫落會自己好嗎?常見原因、復位治療與注意事項一次看懂

耳石脫落-耳石脫落症狀-耳石脫落治療-耳石脫落怎麼睡-耳石脫落會自己好嗎-耳石脫落改善-耳石脫落原因-耳石脫落復發
瀏覽數 578,707
 

耳石脫落會自己好嗎?常見原因、復位治療與注意事項一次看懂

 

突然間感覺天旋地轉、想吐,有可能是耳石脫落發作了。耳石脫落會造成短暫性眩暈,但與前庭神經炎、梅尼爾氏症相似,容易混淆。《康健雜誌》為你整理耳石脫落原因和治療方法,幫你迅速判斷自身情況。

收藏

耳石脫落是什麼?常見原因一次了解

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症(BPPV)俗稱「耳石脫落」,是常見的前庭疾病,通常好發於50~60歲以上中年人,又以女性居多。不過,耳石究竟是什麼?

根據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耳鼻喉部衛教資料的說明,耳石其實是一顆顆細小的鈣化結晶,平常附著在前庭的平衡神經結構上,負責控制平衡,幫助身體維持穩定。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耳鼻喉科主任楊宗翰指出,耳石脫落造成的頭暈通常是由特定的頭部動作所誘發,比如轉頭、抬頭或左右移動。當耳石因失去平衡而鬆脫、掉進半規管中漂浮,就會影響平衡,引起短暫的頭暈目眩,這就是所謂的「耳石脫落」。

根據高雄榮總耳鼻喉科頭頸部暈眩特別門診彰化基督教醫院遠距健康諮詢中心,及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葉大偉的衛教文章,可能造成耳石脫落的常見原因如下:

  1. 內耳退化:隨著年紀增長,內耳結構也會逐漸退化,讓耳石容易鬆動脫落。
  2. 頭部外傷:最常見的耳石脫落原因就是頭部曾有外傷或遭到撞擊。
  3. 前庭動脈阻塞:前庭動脈阻塞會造成內耳缺血、缺氧,損害平衡器官,進而導致耳石脫落。
  4. 內耳感染、前庭神經炎:內耳感染或病毒性前庭神經炎,可能會讓前庭受損,導致耳石脫落。
  5. 鈣離子失衡:當體內鈣離子濃度失衡,如缺鈣、骨質疏鬆等,會使耳石結構不穩固,增加脫落可能,較常見於更年期婦女、骨質疏鬆患者,或長期缺鈣者。
  6. 噪音傷害:高分貝噪音可能增加耳石脫落風險。
  7. 服用特定藥物:長期或過量服用抗生素、抗癌藥、阿斯匹靈可能引起神經中毒反應,引發耳石脫落。
  8. 耳科手術傷及球囊:耳科手術若不慎傷及內耳的球囊,可能破壞耳石附著結構,造成耳石脫落。

耳鳴、頭暈,有可能是被新冠病毒攻擊?立即閱讀〈頭一動就天旋地轉?醫提醒:夏天也會眩暈,還可能與新冠有關

耳石脫落症狀與自我判斷方法

當耳石脫落發作時,許多人容易誤以為是低血壓、貧血或中風。其實,耳石脫落發作時,會出現幾項明確的症狀。

耳石脫落症狀有哪些?

感受到天旋地轉是耳石脫落的典型症狀。葉大偉指出,耳石脫落發作時,下列5項症狀都可能發生:

  1. 頭部轉到特定位置,才會眩暈:頭部轉到特定角度、朝某一側躺下時才會頭暈目眩,但轉頭或改變姿勢、位置就會消失。
  2. 時間短暫:每次耳石脫落發作,眩暈時間通常不會超過30秒。
  3. 噁心想吐:耳石脫落導致的自律神經症狀。
  4. 冒冷汗:耳石脫落導致的自律神經症狀。
  5. 眼振現象:身體平衡系統異常時,會出現眼球快速擺動的現象。另外,耳石脫落病患如果垂著頭,眼睛會順時鐘迴轉眼振,快速坐起來時, 眼振方向則會變成逆時鐘,這是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的特徵。

不過,楊宗翰說明,耳石脫落通常不會影響聽力,也不會危及生命,除了產生不適感,對身體並不會造成嚴重的損害。

哪些中醫按摩穴位能有效緩解眩暈?立即閱讀〈中醫治眩暈:依4體質調理,分門別類找回身體平衡

如何區分耳石脫落與其他眩暈?

許多情況都可能引發眩暈,了解耳石脫落的症狀與判斷重點,能幫助釐清眩暈的真正原因。耳石脫落、前庭神經炎及梅尼爾氏症,都會導致病患眩暈不適,這3種疾病的好發原因、特徵存在著哪些差異?平時該如何保養?可參考以下表格。

  耳石脫落 前庭神經炎 梅尼爾氏症
致病機轉 當耳石因內耳退化、外傷等原因脫落進入半規管,影響到內淋巴液流動,就會因頭部姿勢改變而出現短暫但明顯的眩暈。 支配內耳的前庭神經受病毒感染發炎,引起嚴重的眩暈、不平衡感。 當內耳淋巴液過度分泌或排泄受阻,會造成內耳淋巴水腫(內耳積水),出現眩暈、耳鳴、聽力受損等表現。
眩暈持續時間及頻率 通常不超過30秒、1分鐘。 眩暈持續數天,失衡感持續數週甚至數月。 持續數小時,可能幾個星期、幾個月後又復發。
症狀 眩暈、噁心想吐、冒冷汗、眼振現象。 強烈眩暈,即使平躺不動都會暈、水平性向左或向右眼振,通常不會耳鳴、意識清醒。 眩暈、耳鳴、聽力障礙,伴隨耳內悶脹感。
好發年齡 各年齡都可能發生,退化導致的耳石脫落,好發於50歲以上 20~50歲 20~40歲
病因 內耳退化;頭部外傷;前庭動脈阻塞;內耳感染、前庭神經炎;鈣離子失衡等。 近1~3週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感冒病史。 遺傳基因;內耳構造先天異常;腦部外傷、病毒感染或過敏;自體免疫異;身心疾病;新陳代謝受到甲狀腺功能不良、糖尿病、梅毒影響而引發。
治療方法 耳石復位術 通常半年內會痊癒。

抗組織胺、鎮靜劑、類固醇:止暈、減少內耳發炎反應。

利尿劑:幫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降低內淋巴壓力。

內淋巴囊減壓手術:若服藥無效,可透過手術穩定內耳環境,降低發作頻率。

是否導致聽力受損、聽力惡化 通常不會(若出現聽力障礙,可能是發炎導致)
是否會復發

資料來源 /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耳鼻喉部、台北榮總耳鼻喉頭頸醫學部、彰化基督教醫院、衛福部桃園醫院、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葉大偉・整理 / 趙俐雯

另外,台北榮總耳鼻喉頭頸醫學部主任蕭安穗在衛教文章中指出,內耳病變所引發的眩暈症,如:梅尼爾氏病、前庭神經炎都算是末梢性的眩暈症,通常只要經過適當的藥物治療、休息及訓練,即可控制。

梅尼爾氏症高風險族群有哪些?立即閱讀〈梅尼爾氏症症狀耳鳴暈眩,治療會好嗎?飲食改善一次看

耳石脫落多久會好?

若耳石脫落症狀相對輕微,並無造成太多生活困擾,其實不求診也能恢復。葉大偉表示,即使不治療耳石脫落, 飄浮在內淋巴液的耳石也會在3~6個月內自行溶解。

耳石脫落有後遺症嗎?會傷害聽力嗎?

不少民眾擔心耳石脫落發作會造成後遺症,但其實不用過於擔心。耳石脫落雖然會造成不舒服,但並不會有後遺症,也不會損害聽力。

根據高雄榮總耳鼻喉科頭頸部暈眩特別門診的衛教文章,截至目前為止,研究結果指出,耳石脫落並未被證實會導致聽力滅退、腦中風、腦腫瘤,更不會被心理疾患或藥物過量所誘發。

不過,耳石脫落有復發可能,因此改善生活習慣仍能有效降低發作的頻率。

耳石脫落會自己好嗎?什麼情況下要盡快就醫?

耳石脫落症狀不嚴重,有機會自行復原。彰化基督教醫院遠距健康諮詢中心護理師陳姵琪表示,耳石脫落即使不治療也可能在6個月內復位,或被人體自行吸收而痊癒,但過程中可能持續會有噁心、眩暈等不適症狀。

此外,如果發現耳石脫落導致頭暈發作頻繁,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或工作狀態,甚至合併其他症狀如視力模糊、意識不清,則建議盡快就醫。

眩暈、頭暈、平衡感差該怎麼分?立即閱讀〈頭暈原因有哪些?頭暈想吐2穴道緩解,9症狀應就醫

耳石脫落該看哪一科?

耳石脫落時,建議先掛耳鼻喉科,由醫師透過「頭位改變檢查」,來釐清究竟是否為耳石脫落問題,確認無誤後再以「耳石復位法」進行治療。

不過,

不確定頭暈原因,該掛哪一科?立即閱讀〈頭暈不簡單,該看哪一科?

耳石脫落治療方式總整理

耳石脫落雖能不藥而癒,但透過耳石復位法可加速幫助耳石復位,服用藥物也有助於緩解眩暈症狀。耳石脫落的復位手法、治療方法如下。

耳石復位手法怎麼進行?簡易6步驟

台大醫院耳鼻喉科林佩璇醫師指出,可藉由耳石復位法(Epley Manuver))來治療耳石脫落,讓耳石從半規管滾回到橢圓囊。

首先要確認耳石脫落發生的患側是在左邊或是右邊。葉大偉表示,側躺或頭部轉到某一側會誘發眩暈,該側即是患側。另外,楊宗翰提出居家耳石復位法6步驟供民眾參考。

  1. 跪在地板上或大床中間,快速朝上看向天花板。
  2. 將頭部倒過來放在地板上,呈現準備翻跟斗的姿勢。收下巴,用頭的後側去接觸地板。同時以指尖輕敲患側(左或右)耳後的頭顱,可幫助耳石移動。
  3. 慢慢轉頭,讓頭部轉向患側手肘,試著讓該側手肘維持在視野中間,同時保持頭的方向。
  4. 接著快速將頭抬至肩膀高度,頭部會與地板呈現45度角。
  5. 迅速抬起頭來到直立狀態,保持頭轉到患側肩膀。
  6. 眩暈平息後,慢慢把頭轉回正位,然後坐下來。

楊宗翰提醒,當調整過程出現眩暈時,請停下動作,不頭暈再繼續進行。完成所有動作後,請先休息15分鐘,並迅速上下點頭,不再眩暈就不需要重複。

不過,為了安全起見,陳姵琪建議病患可以前往耳鼻喉科就診,請專業醫師協助復位,尤其是年長者或頸部退化的病患,應避免自行復位,照醫師指示進行,可避免症狀加重。

耳石脫落吃藥有用嗎?

耳石脫落發作後,可請醫師開立藥物改善眩暈症狀。但藥物僅能改善不適症狀,無法根治。

暈眩症發作怎麼辦?5招可舒緩。立即閱讀〈暈眩症症狀和頭暈不同?暈眩症看哪科?5招舒緩暈眩症

耳石脫落可以預防嗎?改善方法一次看

想預防耳石脫落再次發生,楊宗翰陳姵琪提醒民眾可從日常生活培養健康習慣,做好健康管理。

  1. 控制飲食:飲食應保持高纖清淡,盡量少鹽、少油。如果有合併前庭神經炎,飲食上可補充B群,並採取低鈉飲食。
  2. 補充營養:鈣、維生素B、維生素D等營養素。
  3. 控制慢性病:平時積極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狀況。

耳石脫落哪些情況容易復發?耳石復位後日常注意事項

如果想避免耳石脫落復發,陳姵琪建議平時可多做「眼球復健運動」,讓眼球看上看下、看右看左、看近看遠,搭配緩慢轉動頭部,左轉、右轉,並慢慢抬頭、低頭,輪流進行20次,來改善耳石脫落症狀,減少復發。

為了避免耳石脫落反覆復發,高雄榮總耳鼻喉科頭頸部暈眩特別門診及陳姵琪提醒,患者平時應多加注意以下事項:

  • 慢慢轉動頭部:平常應避免迅速轉動頭部,或大幅度甩動頭部。
  • 減少抬頭、低頭、彎腰:減少彎腰穿鞋、抬頭拿高處物品、低頭等情況。
  • 緩慢躺下:避免在美容院洗頭或看牙醫躺下時,過快躺下。
  • 緩慢起身:起床速度應緩慢,並先坐在床沿片刻後,再站起來。
  • 避免自行騎車、駕車:耳石脫落會導致突如其來的眩暈,容易引發危險。
  • 小心行走,避免跌倒:跌倒有可能導致耳石脫落。

耳石脫落怎麼睡?建議睡姿

睡眠姿勢正確,也有助於預防耳石脫落。陳姵琪指出,耳石脫落的患者睡覺時可參考以下策略。

  1. 睡覺時墊高頭部:平時可用上兩個枕頭墊高頭部睡。
  2. 避免偏向患側:如果採取側睡,建議朝向健康側的方向側睡,避免引起眩暈。
  3. 定期換邊側睡:長期朝向同一邊側睡,會造成耳石囤積。

想預防眩暈發生,該怎麼做?立即閱讀〈眩暈可能是中風前兆!3系統揪元凶,做2件事預防發作

耳石脫落可以運動嗎?

國泰綜合醫院耳鼻科主治醫師王文弘建議,接受過治療或是耳石復位術2周後、暈眩、不平衡的感覺消失後,再慢慢開始運動。

運動也要注意,不要太劇烈或是要急速跑跳的運動,以免耳石再度脫落。此外,楊宗翰表示,耳石脫落患者可盡量避免較多扭轉、倒立等動作的運動,如瑜珈。

耳石脫落常見問題解答

耳石脫落可以自己好嗎?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葉大偉表示,即使不治療耳石脫落, 飄浮在內淋巴液的耳石通常會在3~6個月內自行溶解。

耳石脫落多久會復原?

 

耳石脫落需要做哪些檢查?

 

耳石脫落可以搭飛機嗎?

 

耳石脫落復位後還會再暈嗎?

 

參考資料: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耳鼻喉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耳鼻喉科主任楊宗翰台北榮總耳鼻喉頭頸醫學部主任蕭安穗高雄榮總耳鼻喉科頭頸部暈眩特別門診彰化基督教醫院遠距健康諮詢中心台大醫院耳鼻喉科林佩璇醫師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葉大偉彰化基督教醫院遠距健康諮詢中心護理師陳姵琪

 

若有任何問題,歡迎來留言唷!
FB:https://www.facebook.com/ME5TW/

◆ME5實體門市◆
店家資訊:https://reurl.cc/QEqzE0

轉於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7843

文章分類
腦霧 慢性疲勞 腸道菌 新陳代謝 捐血 紅血球 耳石脫落 短暫性眩暈 前庭神經炎 梅尼爾氏症相似 中醫 甜癮體質 老想吃甜 老得慢 活更久 中年 肝硬化 喝酒 傷肝 耳朵痛 耳鼻喉科 蟑螂入侵 夏天 夏季憂鬱 曬黑 心情變糟糕 師大 抽血換學分 人體研究 鼻竇炎 嗅覺喪失 鼻過敏 健康管理 腰瘦有感 呼吸都會胖 減重 喝水 脫水 三伏貼 三伏天 冬病夏治 節食 犧牲健康 代謝 發慢性發炎 Omega3 Omega6 Omega9 憂鬱症 療癒食物 柑橘 養肝 清肝火 解頭痛 按摩 焦慮不安 徹夜難眠 養肝舒眠茶 洗碗 擺脫煩惱 諾羅 上廁所滑手機 感染 搞定超級細菌 細菌 薑黃素 薑黃 茄紅素 大腦健康 早晚溫差大 健康殺手 自來水 飲水迷思 瘦瘦針製造機 不必打針也能瘦 三大連動部位 肩胛骨 髖關節 骨盆 脊椎 咖啡 黃金杯數 指甲健康 指甲凹凸不平 糖尿病 代謝異常 肝病 異常警訊 謝異常症候群 B型肝炎 高血壓 肥胖 隱形危機 養生 黑色食材 好體質 深色食物 身體健康 均衡飲食 守護健康 腦中風 中風 缺血性 出血性 腦溢血 預防 高危險群 低渣飲食 菜單推薦 飲食 腸道健康 飲品 禁忌 咖啡因 菊花茶 調節免疫系統 菊花茶禁忌? 清涼解熱 鎮靜安神 刺青 淋巴瘤 癌症 血糖高 飲食禁忌 血糖高症狀 說話變慢 忘詞 失智 腦退化 語速變慢 戶外運動 快速消除運動疲勞 保持身心動態平衡 吸氣5秒吐氣5秒 健康 抗氧化 護心 外食 超商族 減脂飲食 減肥菜單 基礎代謝率 室內污染源 髒空氣 頭暈 皮膚紅腫 嘔吐 中毒 久坐久站 上班族 解痛自救妙招 腰痠背痛 肩頸痠痛 心肌梗塞 猝死 持續低溫 血管狹窄 小心壞膽固醇 天氣驟冷 蘋果病 傳染性紅斑 B19病毒 日本 飛沫 接觸傳染 口罩 長者 防詐騙 可疑來電 匯款 退休金 運動 燃脂 增強免疫力 體重 鼻塞 睡覺 穴道 超商麵包 發霉 過期 謠言 營養 食品 地瓜 番薯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