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過敏老好不了?醫:小心變成「鼻竇炎」,甚至「嗅覺喪失」

振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力博宏表示,鼻過敏沒控制好,可能惡化成鼻竇炎,影響生活與睡眠。那我們該怎麼辦,才能不被氣候牽著鼻子走?
瀏覽數 1,445
 

鼻過敏老好不了?醫:小心變成「鼻竇炎」,甚至「嗅覺喪失」

 

氣候變遷導致溫差劇烈,除了容易頭暈,過敏性鼻炎也變得更常見。振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力博宏表示,鼻過敏沒控制好,可能惡化成鼻竇炎,影響生活與睡眠。那我們該怎麼辦,才能不被氣候牽著鼻子走?


 

「抽血檢驗查不到過敏原,為什麼我的鼻炎還是這麼嚴重?」朋友在診間這樣問我。

這類問題,我會這樣解釋:抽血檢測的是「化學性」過敏原,例如塵蟎、花粉或食物。但有些「物理性」因子,例如劇烈的溫度或濕度變化,也可能誘發鼻炎發作,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把它們視為「另類過敏原」。這也是為什麼檢查結果明明是陰性,症狀卻仍然困擾不斷的原因之一。

抽血檢驗查不到過敏原,但鼻炎還是很嚴重,可能和劇烈溫度或濕度變化有關,進而誘發鼻炎發作。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為何檢查正常卻鼻塞不斷?

無論是「化學性」或「物理性」因子所誘發的鼻炎,其共通點都是由免疫反應引起的急性鼻黏膜腫脹。在這個階段,藥物治療通常仍具效果,且腫脹是可逆的。

反之,當病情進展至慢性期,鼻黏膜持續腫脹,並出現不可逆的結構性變化時,就可能導致續發性的鼻竇炎,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過敏沒控制好,小心惡化成鼻竇炎!

鼻竇,是埋在人類頭顱骨裡的空腔,藉由一些狹窄的開口與鼻腔相連。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條條小隧道,因為通道狹窄,就像尖峰時段的車流,很容易在出口處回堵。

同樣的道理,簡單說,就像房間通風不良,裡頭的空氣一旦無法流通,病菌就更容易附著、繁殖。而原本應該排出的黏液,也會變成病菌最好的溫床,鼻竇炎就這樣發生了。

引起鼻竇炎的病原體,主要是細菌,少部分則是黴菌造成。有個比較特別的臨床現象是:細菌性的鼻竇炎通常是雙側鼻竇一起感染;但如果是黴菌性的,感染範圍往往只局限在單側鼻竇。

在臨床上,病人除了會覺得單側鼻塞,通常也會抱怨「有一邊鼻子聞到腥臭味」。由於抗黴菌藥物的全身副作用太強,一般來說,不會當作第一線治療選項。黴菌性鼻竇炎要治本,手術才是根本之道。

一般來說,發作在1個月以內的鼻竇炎,叫做「急性鼻竇炎」;如果持續超過1個月,屬於「亞急性鼻竇炎」;一旦超過3個月,就進入「慢性鼻竇炎」的範疇了。

鼻竇炎、鼻炎怎麼分?立即閱讀〈鼻竇炎、鼻炎分不清!除了鼻塞流鼻水,鼻竇炎更易引起頭痛耳鳴〉,教你真正認識鼻竇炎!

鼻竇炎拖久變慢性,何時該考慮手術?

當鼻竇炎變成慢性,藥物治療的效果會逐漸遞減,這時候,手術介入的必要性和角色,就會愈來愈吃重。

那要怎麼評估鼻竇炎到底需不需要手術?鼻竇的電腦斷層(CT)能幫我們掌握鼻竇的立體結構,清楚看到每一個鼻竇裡的病理變化。有些學者甚至根據這些影像,定出鼻竇炎嚴重程度的分級標準,進一步評估病人是否符合手術適應症。

另外,鼻內視鏡提供的即時畫面,也有助於醫師與病人之間,對於病況理解,幫助雙方做出更合適的治療決策。

當鼻竇炎變成慢性,藥物治療的效果會逐漸遞減,這時候,手術介入的必要性和角色,就會愈來愈吃重。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從鼻竇炎到息肉,為何愈治愈複雜?

鼻竇炎進一步可能引發的另一個重要臨床議題,是「息肉」的形成。前面提過,鼻炎與鼻竇炎會讓鼻黏膜長期腫脹;如果再合併液態的發炎物質組織化,就會變成實質的息肉病變,屬於解剖構造的改變。

近幾年研究發現,鼻竇炎若伴隨息肉增生,術後復發率明顯高於單純鼻竇炎,原因並非來自於醫師的手術方式,而是這些容易復發的息肉,似乎都跟某些基因形態相關。也因此,國外已有研究團隊開始使用生物製劑,降低鼻竇手術後息肉復發的機率。這個概念有點像癌症手術後接續化療,用以清除殘餘病灶、避免復發。

你能分清楚自己是感冒、過敏性鼻炎、還是鼻竇炎嗎?立即閱讀〈如何區分鼻竇炎、感冒、鼻過敏?鼻息肉「春風吹又生」怎麼辦?〉,找到辨別和痊癒的關鍵。

嗅覺損傷未必能恢復,早診早治才是關鍵

鼻竇炎的另一個重要臨床議題,則是嗅覺的喪失。嗅覺不只是感官功能,更與人類從遠古時期的趨吉避凶本能,到現代社會的生活品質追求密切相關。鼻竇炎所引發的嗅覺異常,多半是因為鼻黏膜腫脹、黏液堆積,導致嗅覺分子無法順利抵達鼻腔深處、靠近篩竇的嗅覺接受器,也就是所謂的嗅球。

嗅覺細胞和其他神經組織一樣非常脆弱,如果長時間因發炎導致血液與氧氣供應不足,原本只是短暫的感覺障礙,也可能進一步演變為常態性的組織性的破壞,導致嗅覺敏感度下降,甚至完全喪失。

這類病理變化的速度與嚴重程度,每個人差異很大。臨床上我也確實遇過鼻竇炎手術後病灶痊癒,但嗅覺功能卻無法恢復的案例。

鼻子問題看似只是小毛病,但一旦拖延,影響的不只是生活品質,還可能併發的息肉與嗅覺異常,及早發現、及早介入治療,才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

<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

 

 

若有任何問題,歡迎來留言唷!
FB:https://www.facebook.com/ME5TW/

◆ME5實體門市◆
店家資訊:https://reurl.cc/QEqzE0

轉於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6216

文章分類
腦霧 慢性疲勞 腸道菌 新陳代謝 捐血 紅血球 耳石脫落 短暫性眩暈 前庭神經炎 梅尼爾氏症相似 中醫 甜癮體質 老想吃甜 老得慢 活更久 中年 肝硬化 喝酒 傷肝 耳朵痛 耳鼻喉科 蟑螂入侵 夏天 夏季憂鬱 曬黑 心情變糟糕 師大 抽血換學分 人體研究 鼻竇炎 嗅覺喪失 鼻過敏 健康管理 腰瘦有感 呼吸都會胖 減重 喝水 脫水 三伏貼 三伏天 冬病夏治 節食 犧牲健康 代謝 發慢性發炎 Omega3 Omega6 Omega9 憂鬱症 療癒食物 柑橘 養肝 清肝火 解頭痛 按摩 焦慮不安 徹夜難眠 養肝舒眠茶 洗碗 擺脫煩惱 諾羅 上廁所滑手機 感染 搞定超級細菌 細菌 薑黃素 薑黃 茄紅素 大腦健康 早晚溫差大 健康殺手 自來水 飲水迷思 瘦瘦針製造機 不必打針也能瘦 三大連動部位 肩胛骨 髖關節 骨盆 脊椎 咖啡 黃金杯數 指甲健康 指甲凹凸不平 糖尿病 代謝異常 肝病 異常警訊 謝異常症候群 B型肝炎 高血壓 肥胖 隱形危機 養生 黑色食材 好體質 深色食物 身體健康 均衡飲食 守護健康 腦中風 中風 缺血性 出血性 腦溢血 預防 高危險群 低渣飲食 菜單推薦 飲食 腸道健康 飲品 禁忌 咖啡因 菊花茶 調節免疫系統 菊花茶禁忌? 清涼解熱 鎮靜安神 刺青 淋巴瘤 癌症 血糖高 飲食禁忌 血糖高症狀 說話變慢 忘詞 失智 腦退化 語速變慢 戶外運動 快速消除運動疲勞 保持身心動態平衡 吸氣5秒吐氣5秒 健康 抗氧化 護心 外食 超商族 減脂飲食 減肥菜單 基礎代謝率 室內污染源 髒空氣 頭暈 皮膚紅腫 嘔吐 中毒 久坐久站 上班族 解痛自救妙招 腰痠背痛 肩頸痠痛 心肌梗塞 猝死 持續低溫 血管狹窄 小心壞膽固醇 天氣驟冷 蘋果病 傳染性紅斑 B19病毒 日本 飛沫 接觸傳染 口罩 長者 防詐騙 可疑來電 匯款 退休金 運動 燃脂 增強免疫力 體重 鼻塞 睡覺 穴道 超商麵包 發霉 過期 謠言 營養 食品 地瓜 番薯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